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23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 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2021-10-1919560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事关广大儿童成长发展和美好未来。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让儿童成长得更好,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23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明确,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要坚持“儿童优先,普惠共享”“中国特色,开放包容”“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多元参与,凝聚合力”基本原则。到2025年,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儿童友好要求在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方面充分体现。展望到2035年,预计全国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超过50%,100个左右城市被命名为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儿童友好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识,儿童友好理念成为全社会共识和全民自觉,广大儿童享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指导意见》聚焦社会政策友好、公共服务友好、权利保障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发展环境友好等内容,提出24条重点任务举措。

其中,在推进社会政策友好方面,推动全社会践行儿童友好理念。制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考虑儿童需求,推进公共资源配置优先满足儿童需要,在城市发展重大规划、政策、项目决策中引入儿童影响评价;引入“1米高度看城市”儿童视角,推进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制定城市各类儿童友好空间与设施规划建设标准,完善城市功能布局,优化公共空间设计,推进城市建设适应儿童身心发展,满足儿童服务和活动需求。

在推进成长空间友好方面,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和服务效能。推进城市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加强城市街区、社区、道路以及学校、医院、公园、公共图书馆、体育场所、绿地、公共交通等各类服务设施和场地适儿化改造。建设适合儿童的服务设施和标识标牌系统,推动公共场所建设母婴室、儿童厕位及洗手池、儿童休息活动区等。加强儿童友好街区建设;改善儿童安全出行体验;完善慢行交通体系,加强人行道、自行车道规划建设,优化校园周边步行线路规划和人行设施,保障儿童出行安全。加快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场站、过街无障碍设施;拓展儿童人文参与空间,拓展儿童阅读空间,在公共图书馆设置儿童阅览区,鼓励设置少儿图书馆,提供适宜残疾儿童的阅读资源,开展儿童友好图书馆建设。增加儿童校外活动空间,加强儿童劳动教育、课外实践、科技体验、素质拓展等校外活动场所设施建设;开展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建设社区儿童之家等公共空间,为儿童提供文体活动和阅读娱乐场所。增加社区儿童“微空间”,鼓励社区打造儿童“游戏角落”,提供适龄儿童步行路径和探索空间,合理增设室内外安全游戏活动设施;开展儿童友好自然生态建设,建设健康生态环境,推动开展城市儿童活动空间生态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评价。推动建设具备科普、体验等多功能的自然教育基地。开展儿童友好公园建设,推进城市和郊野公园设置游戏区域和游憩设施,合理改造利用绿地,增加儿童户外活动空间。

《指导意见》强调,加强组织领导,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统筹协调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认定、评估、监测等机制,研究儿童友好城市认定办法。行业主管部门按职能开展相关领域儿童友好行动,制定标准体系或建设指南。省级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本地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城市政府履行建设主体责任,整体制定落实建设方案。

完善政策支持。中央财政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对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予以积极支持。对价格普惠且具有一定收益的儿童服务设施项目,符合条件的可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地方要统筹中央相关转移支付资金和自有财力,强化政策支持。强化公益普惠类儿童服务项目规划用地保障。鼓励地方政府以购买服务、租金减免等方式发展普惠性儿童服务。

分批推进建设。制定实施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行动方案,支持有建设意愿、基础较好的城市先行探索,分批分期滚动推进实施。对于不具备整体建设条件的城市,鼓励从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起步,以点带面夯实基础。对建设成效突出的城市命名为国家儿童友好城市。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发起“一带一路”儿童友好城市联盟。

加强监测评估。组织制定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评估指标体系,适时调整完善政策措施。开展儿童友好建设的城市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儿童数据信息,对本地方儿童发展整体情况实施动态监测,探索制定符合地方特点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标准和分领域建设指南,开展建设情况评估。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1.10.18 宗边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2021年1—9月全国新开工改造 城镇老旧小区5.12万个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经汇总各地统计、上报情况,2021年1—9月份,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12万个,占年度目标任务的94.8%。其中,2021年计划任务全部开工的地区:上海、安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南、山东、河北、江苏、黑龙江、新疆、江西、吉林、甘肃、青海、海南;开工进展排名靠后的地区:湖南、福建、山西、西藏。

0评论2021-10-25192

2021年度房地产估价师职业资格考试下月开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自然资源部办公厅日前印发通知,就2021年度房地产估价师职业资格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房地产估价师考试”)有关事项提出明确要求。

0评论2021-10-251323

《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2022年4月1日起实施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批准发布《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国家标准,自2022年4月1日起实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明确,本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相关强制性条文同时废止。

0评论2021-10-251369

“掌上公租房”点亮安居梦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公租房APP调研侧记
在广泛调查研究、深入察访民意的基础上,今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推广公租房APP确定为10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之一,在10个城市重点推进。4个月过去了,各地公租房APP推广应用工作进展如何,是否真正做到了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相关人员赴青海省西宁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调研相关工作。

0评论2021-10-251452

我国敲定未来五年家政兴农行动计划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分工负责改善家政从业人员居住条件等工作
近日,商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家政兴农行动计划(2021~2025年)》明确,到2025年,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劳动力从事家政服务的渠道更加通畅,家政服务对带动就业、保障民生的作用明显增强,家政扶贫成果进一步巩固,家政服务品牌化、信息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有效提升,家政服务有效供给显著增加,人民群众对家政服务的满意度稳步提高。

0评论2021-10-181995

《主题公园工程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为使我国主题公园建设符合国家“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满足主题公园游乐工艺的基本要求,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修订及相关工作计划的通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等单位起草了国家标准《主题公园工程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近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1年10月29日。

0评论2021-10-18343

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名单出炉 北京市东城区等30个地区入列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据《商务部等12部门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商务部办公厅等11部门关于印发〈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的通知》(以下简称《指南》)要求,在各地申报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并向社会公示,商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1部门日前印发通知,确定北京市东城区等30个地区为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

0评论2021-10-181974

2021年1—8月全国新开工改造 城镇老旧小区4.73万个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经汇总各地统计、上报情况,2021年1—8月份,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73万个,占年度目标任务的87.7%。较7月末增加了9.5个百分点。其中,开工进展较快的地区:上海(110.0%)、安徽(106.4%)、山东(103.8%)、河南(102.0%)、河北(100.0%)、江苏(100.0%);开工进展较慢的地区:湖南(62.5%)、山西(59.4%)、西藏(25.0%)。

0评论2021-10-11165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通知要求10月15日起全面实行一级建造师电子注册证书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印发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一级建造师电子注册证书(以下简称“电子证书”),并开展延续注册工作。

0评论2021-10-1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