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查询是商标注册申请的前置程序,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商标查询的主要目的在于明确他人在先商标注册权利,发现拟注册商标在相同或相近似类别上是否存在相同或相近似的在先注册申请,减少商标注册被驳回的风险,提升商标注册成功率。因此,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1)随着人们商标意识的逐渐增强,商标申请及注册量近几年突飞猛进地增加。如果不事先进行商标查询,很难保证该申请能够顺利通过核准。通过商标查询,可以使申请人了解该商标是否与他人在先权利相冲突,从而避免因盲目申请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
(2)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商标申请费用的浪费,尽量减少商标申请人因商标被驳回造成的损失。
从商标申请到商标审查完毕后公告核准注册商标专用权,总体需要一年到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此期间,商标申请人不可避免的会使用申请注册的商标,包括包装印刷、广告宣传、组织销售,最终有可能在该商标得到注册之前已经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已经在消费者心中产生了一定影响。
但如果商标注册申请被驳回,导致申请人或进行商标驳回复审,或放弃该商标,重新申请新的商标。不论商标注册申请人选择哪一种方法,都势必会受到损失,甚至会导致企业的一蹶不振。
如果商标注册申请人在商标驳回后请求以驳回复审为救济途径,但由于商标权处于不确定状态,企业势必不能投入太多的资金进行广告宣传和市场营销,这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甚至如果他人恶意仿冒商标,被仿冒者也无计可施,因为其本身就不享有商标专用权。如果选择放弃该商标,那么该商标的所有投入都将付诸东流。
所以,现在一些负责的商标代理机构不仅在帮客户申请注册商标之前会进行商标检索,提出商标注册建议,而且在递交商标申请后一段时间里会再一次进行商标查询,目的就是将商标注册风险降至最低,早发现,早解决,避免“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的情况出现。
(3)可以及时发现抢注商标,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商标抢注是一个普遍现象,如果某个商标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产品销路也不错,就很有可能被其他人抢先以自己的名义注册。
抢注者往往有三类:第一类是商标所有人的合作伙伴,如销售代理等。他们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获得或巩固自己独家代理的地位,或者向被抢注人索取高额转让费;第二类是“搭便车者”,即企图利用被抢注商标的良好商誉,有意识的造成消费者误认并获取不当利益,这类人通常也是同类产品的生产经营者;第三类是商标捐客,即纯以诈取被抢注人商标转让费或许可使用费为目的而抢注他人的商标,自己并没有使用抢注商标的意图的人。第三类人在抢注后往往主动出击,在适当的时候对被抢注人进行要挟,以诈取转让费或许可使用费。
而前两种人往往在注册后按兵不动,并不急于甚至刻意避免暴露其抢注的事实。
因此,及早进行商标查询,对于发现商标抢注,减轻、避免及挽回损失,具有重大意义。
如果通过查询得知抢注商标尚在申请阶段,还未获得注册,就可及时在公告期间提出异议。否则,抢注商标获得注册后再提出注册商标无效宣告请求就会麻烦很多。因此在已使用或打算使用商标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商标查询,对于及时发现商标抢注进而采取措施防止、制止乃至夺回被抢注商标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