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以改革助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 ——吉林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侧记

2021-10-111420

  “过去办理这样的施工许可证,一般要30~45个工作日才能拿下来,如今我们只用了4~5个工作日就拿到电子施工许可证了,大大地节约了时间成本,为项目的快速建设打下了基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高新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青山英纳法汽车天窗项目负责人朱站稳感叹地对记者说。

  2019年3月,国务院部署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吉林省高度重视,立即制定印发实施方案,由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牵头梳理流程、统建系统、完善政策,各地市做好保障和落实。2019年10月31日,吉林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正式上线运行,通过项目审批流程再造和工程审批系统一网通办,实现了设计方案联审、联合审图、联合测绘、联合验收,全省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流程审批时间由原来200多个工作日,压缩至81个工作日以内,低风险项目压缩至13个工作日,居全国前列。

  吉林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局长宋刚介绍说,该省在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中,充分考虑各市州、县区改革基础和现实条件,创新性地采用“全省统筹、省建市用”模式推进改革工作。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作为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了22个省直部门及长春市、四平市相关部门同志组建改革推进工作专班,按照“三个并行、倒排工期、压茬推进”的方式,同步推进梳理流程、系统建设、平台对接,确保按照时间节点提前完成国家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全省统建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了与各政务平台及业务系统对接,在系统稳定运行、安全防护和数据共享效率方面均有较大优势,实现了“上下贯通、业务联通、数据畅通、标准融通”。

  吉林省在统筹推进系统建设和互联互通基础上,各市、县新建、续建工程建设项目通过工程审批系统均可从立项到竣工验收进行跨部门、跨系统、跨层级的全流程一网通办,实现了一次申报、并联审批、统一出件,办理人“全程零跑动”“审批不见面”。截至今年9月8日,全省9个市州、3个管委会、79个县市区(含开发区)的5855位政务人员已应用省工程审批系统,按照改革后新流程、新体系进行在线审批。

  为严格监管,吉林省建立了“吉林工程眼”监管体系,涵盖PC端和移动APP端,覆盖全省各地市和21个省直部门,实现了全场景、全天候、全覆盖的立体监管。强化监督检查和事中事后监管,建立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督为基础的监管机制,并与全省信用监管体系对接。吉林省还推出工程审批“掌上端”,办理人通过“吉事办”微信小程序进入“我的项目”,可实时掌握项目审批流程和当前审批进度,还可查询、下载已办理的电子证照随时使用。

  对项目办理中的施工图审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水电外线施工等费用,吉林省通过“能免则免、能减则减”“政府购买服务”“市政配套四到位”等方式,持续推动降低项目办理成本。同时,电子证照实现全省全覆盖应用,已累计生成7666份,办理人无需领取纸质证照,审批部门也杜绝了重复录入及证照真伪核验,其他业务系统也可从省共享平台实时获取证照数据,年均减少纸质证照提供约40万次。同时,政府部门减少了制证、发证、材料上传的相关成本,企业人员年均减少跑腿约1。3万次。

  吉林省创新推出协同服务做法,实现审批前“一单五清”告知。在项目策划生成阶段,各审批部门依托“一张蓝图”,在线开展空间选址协调和建设条件协同服务,确定办理流程及事项清单,明确建设条件要求和审查要点,生成“协同服务告知单”,使项目建设单位第一时间“选址意见清、办理流程清、办理事项清、建设要求清、审查标准清”,大大提升办事效率。

  记者了解到,2020年上半年,吉林省出台低风险项目审批优惠政策,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对省内所有城市都出台创新优惠政策的省份,审批效率持续保持全国领先。吉林省将政策优惠面扩大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下的厂房、仓库以及2000平方米以下的办公和商业服务设施项目,使更多项目可以应用便捷审批。政策规定对该类低风险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程办事环节压减到2个,“一站式办理施工许可”在8个工作日内完成,“一站式办理竣工验收”在4个工作日内完成,施工过程中各部门一次性开展“联合监督检查”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时间压缩至13个工作日以内,办事时间和成本进一步压减,审批效能大幅提升。

  目前,吉林省统一开展高频审批事项15个电子证照制作上线,包括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及消防验收等,推进以统一全省证照模板规范照面信息、以统一电子印章规范审批权责、以统一数据接口促进政务数据有效生成、以统一归集共享推广电子证照便利应用,实现电子证照在全省所有市县统一上线使用。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业管理处负责人李振介绍说,2020年6月,吉林省全面启用建筑业企业资质电子证书。企业在办理工程招投标等相关业务时,无需携带企业资质和人员证书等大量纸质证书原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企业负担。目前,所有施工企业资质证书和40多万名工程技术人员证书已实现证照电子化。下一步,勘察设计、监理企业资质和工程技术人员也将实行电子证书,届时吉林省建筑业证照将全面实现证照电子化。

  针对市政配套报装接入的堵点难点问题,吉林省下大气力开展流程再造改革,推行市政报装“四到位”。经测算,每个项目平均节约资金30余万元。项目“帮办员”实时跟踪项目情况,协调部门按项目单位预约时间办理相关事项,确保项目建成即可投运。

  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减环节、减事项、减材料、减时间,统筹数据、建立标准,统一优化、统一完善、统一监管,以高效务实的改革举措,助推全省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1.09.23 龚后雨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河南商丘:“绿”到市民家门口
  金秋十月,秋意更浓。一连几天的降雨,把古城商丘洗刷得异常清新,刚刚开放的古宋河带状公园游人如织,成了市民的网红“打卡”地。公园里,笔直的水杉、高大的银杏、五彩的月季、沿河的水生植物,错落有致,色彩斑斓,一派生机盎然。

0评论2021-10-25715

河北秦皇岛提前超额完成停车设施建设年度任务
  今年年初以来,河北省秦皇岛市以车站、学校、老旧小区等“停车难”区域为重点,全市计划新增公共停车位1万个,截至9月底,48个项目共10930个停车位全面完工,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有效缓解了城市“停车难”问题。

0评论2021-10-251811

江西九江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
  日前,江西省九江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农村危房改造调研督导,扎实推进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农村危房改造。

0评论2021-10-251035

北京发布规划加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在日前开幕的2021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上,北京正式发布的《北京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3年,大运河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协调推进局面基本形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任务基本完成。

0评论2021-10-25931

广东发布商品房交易13个风险提示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近日印发通知,就购房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风险事项作出13个提示,要求各地及时将该风险提示印发给本辖区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公司,并在销售现场醒目位置予以公示,同时公布投诉举报电话,接受公众监督。

0评论2021-10-25919

陕西优先保障学校养老院及居民供热
  日前,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通知,对进一步做好冬季城镇供热采暖保障工作进行部署,确保广大居民安全、温暖过冬。

0评论2021-10-251747

长沙:在城市更新中品味美好生活
  曾经破旧的老小区,改造后变身为宜居的乐园;曾经下楼难的老人,加装电梯后轻松“一键下楼”……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市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在机构改革中率先成立全国首家城市人居环境局,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思想,以“三高四新”战略为指引,强力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加快构建城市更新制度框架、政策体系、技术标准、工作组织和要素保障,在城市功能完善、人居环境改善和品质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擦亮了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也让新老市民“记住了乡愁”。

0评论2021-10-251388

湘潭:以绣花功夫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湘潭是长株潭核心增长极重要成员,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家乡,素有“金湘潭”之美誉。乘着城市更新的东风,大美湘潭正以绣花功夫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0评论2021-10-251218